本文目录一览:
1、年林士谔以第一名身份通过了广东省赴美公派留学考试,被广东省教育厅录取为公费留学生前往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学习(在上海交通大学期间,身为林士谔学长的钱学森,由机械工程转学航空,因而在国内多停留一年,两人于1935年同时就读于MIT航空系,就此结下了深厚友谊)。
郑元熙先生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动力学研究:1957年,他在《北航学报》发表了题为“变质量刚体的某些动力学普遍定理”的论文,对动力学理论做出了深入探讨。陀螺仪运动分析:1959年,郑元熙在《北航学报》上发表了关于动基座上陀螺仪运动方程的研究成果,考虑了内外环质量的影响。
此外,他还翻译了陀螺理论的著作《陀螺系统》,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理解。总的来说,郑元熙的学术贡献丰富了我国的力学理论体系,对教育和科研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郑元熙,1925年8月23日出生于印尼爪哇井里汶,早期学术生涯始于1944年至1948年,在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求学,期间他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工学士学位。之后,郑元熙继续深造,1948年至1951年在清华大学航空系担任助教,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1、杨友堂教授。江苏常州人。1954年该校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兼中国振动学会动态信号分析学会理事,全国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惯性技术学会成员。
2、吴学显的倒台标志着云南匪患的缓解,随后,其他土匪头目如禹发启、杨友堂等也相继被清除,云南的匪情得以缓和。
3、——出自宋·潘阆《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70、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出自唐·杜甫《东屯北崦》7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出自唐·王维《归嵩山作》7落日收病马,晴天晒阵图。——出自唐·贾岛《代旧将》7落日满大江,孤舟犹独行。——出自杨友夔《松江》7落日照高牖,凉风起庭树。
林士谔在科研领域独树一帜,他创造性地提出的高阶方程解法,被国际数学界赋予了“林士谔法”的美誉。在40年代,他投身航空领域,不仅从事教学工作,还积极参与研制和管理工作。他的一项重要发明——膜盒式真空速表,经实际应用证明性能优异,赢得了“光华发明奖”的肯定。
年,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抽调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八校精英,组建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沈元、屠守锷、林士谔、陆士嘉等27位教授、19位副教授从海外学成归来,首届1094名新生从全国汇聚北京柏彦庄,37000余名在校学生以及4200余名教职员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起源于建校初期的飞机设备教研室。1956年,为满足“两弹一星”惯性制导的需求,钱学森先生倡议下,由林士谔先生创立了“航空陀螺及惯性导航”研究室,由此发展出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1981年,学院成为首批全国博士点,1988年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