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确立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进一步明确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1986年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的报告时指山,各民主党派都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而是同中共通力合作的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现实意义 窦红莉 摘 要: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多年了,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是我们党克敌制胜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3、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为贯彻党在不同时期的总路线、完成党在不同时期的总任务服务。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自在到自觉、从战略方针到策略原则的过程。
4、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和推动、领导下,中国很快结成了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协同配合的持久战,正面战场对日军的大会战达22次,大战斗为1117次,小战斗达38931次。在广阔的敌后战场,创建了大批抗日根据地,并开展了百团大战和进行了局部反攻。
5、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一)、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统一战线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肖存良博士则专注于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与人民政协理论的研究。作为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的学术秘书和助理研究员,他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他的学术生涯中,已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编撰著作两部,并成功主持了多项上海社科和其他科研课题,对统一战线理论的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
林尚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兼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全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政治学会副会长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研究中国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