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2、";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这成为现代人了解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文献。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包括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以及与恶日禁忌、夏至等相关的观点。 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的活动。
3、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在晋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在当时,粽子还用作礼尚往来之物。如今,粽子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东亚及东南亚等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