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年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惟一一部悲剧,但在思想内涵上则和这一时期的喜剧完全一致。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悲惨地死去了,但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纯洁而美丽,他们的爱情终于战胜了封建压迫和偏见,显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蓬勃生命和最终胜利。
参考书目: 莫家祥 高子居:《西方爱情诗选》,漓江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邵鹏健:《外国抒情诗歌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一版 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文学作品美读研究植根于古代诵读理论,是文学与美学的边缘学科。我国古代就有朗诵诗的传统。
贝拉自喻为为情所困的朱丽叶.她曾担心爱德华是一位变了心的罗密欧.而雅各布又是一位正面的帕里斯。他们所演绎的爱恨情仇,其炽热与强烈的程度并不亚于《呼啸山庄》中的喧嚣和变形。实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作家有意地去模糊现实与梦幻的界限,因为在艺术的天堂里,是真实还是虚构并不是一道必答题。
1、论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形象 摘要: 通过欣赏莎士比亚悲剧作品,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和剖析,在整个戏剧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浅析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从戏剧台词或是故事内容中人物所说的话和行为进行判断和分析。
2、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物的对话和旁白占据了重要位置,而舞台提示则较为简略。他强调,悲剧人物的不幸结局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意志和内心决定的,不应归咎于外界因素。此外,莎士比亚的作品还体现出一种宿命论色彩,人物似乎难以逃脱命运的摆布。
3、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英雄,一个充满矛盾的人文主义者。他性格复杂,理想崇高,对人生和世界有着新颖的认识。他目光敏锐,思维深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他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加上势单力薄的处境,导致他在行动上犹豫不决。
他大约在1611年离开了伦敦和剧坛,从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发表重要作品(一般认为他的最后一部剧本是《暴风雨》),直到1616年去世。中国着名剧作家汤显祖也于同一年去世。一个常被提到的巧合是,他与同时代的另一个西班牙大文豪塞万提斯死在同一天。实际上这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