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实 践——人非生则知之者,要求得知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离开了实践,学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只有从实践中来,又经过实践检验的理性认识,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
2、在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它是我们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也是培养和锻炼我们才干的好渠道,更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3、这次年度的社会实践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此我想社会实 践不仅是学校留给我们的一次作业,更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一次人格的培育与提升。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还比较弱,责任与担当还比较欠缺。这次社会实践给我的最大经验就是他增强了我的责任意识,让我学会了感恩,学会独立。
4、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
1、实践出真知。五代末,著名建筑工匠喻皓曾用8年时间,在开封设计建造了开宝寺塔。此塔8角13层,高36丈,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开封地处中原地带,多西北风,他设计时特地让塔身略向西北倾斜,预计在风力的作用下,100年后塔身可以笔直,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喻皓的预见。
2、实践是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勉强。[格言名句]——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黑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口头说出,笔下写出,不如身上做出。(颜元) 思想是图样,行动是建筑。
3、——费尔巴哈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 朱熹 【作文素材】读书与行路 书,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进步的阶梯。路,每个人脚下都有,沿着这条路走向成功。但究竟是“读万卷书”后再“行万里路”,还是“行路万里”后再回过头来博览群书?这需要思考。书籍,心灵之药也。
——求实就是从实际出发 李四光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时,国际地质和地理学界长期流行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不盲目听信洋人的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 1921 年到河北太行山进行地质考察, 1933 年又到长江中下游进行考察,然后写出论文,论证华北和长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纪冰川。
道理论据: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积薄而厚,聚少而为多。
任何志存高远者,即使晚年,仍奋斗不止。曾庆存、黄旭华、姜淑梅的事迹展现了志存高远、奋斗不息的精神。 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挖掘它,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不一样的绚烂烟火”。黛·乔安娜的故事强调了找准定位、认识自我。 自信是不坠青云之志的源泉。张仪、王阳明的故事展示了自信的力量。
席勒为救助了一位想自杀的学生,写下《欢乐颂》赠给他,这位伟人的遗孀后来回忆说:“他活在世上,将整个生命与爱都献给了这个世界。”孔繁森因公殉职时,留下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仅有的6元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几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