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简介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出生于江苏丹徒,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工程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茅以升学成回国后,先后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教授兼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工学院院长兼教授,江苏省水利局局长,交通部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北方交通大学校长等职。 1933年至1937年,茅以升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主持修建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3、茅以升先生,1896年生,江苏省镇江市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唐山工业专 门学校毕业、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21年获美国加利基理 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4、茅以升 主持修建钱塘江公铁两用桥 同济大学的 范立础 院士 主要研究桥梁抗震 李国豪(已故) 院士 向海帆 院士 主要研究桥梁抗风 林元培 院士 上海市政院 曾庆元 院士 铁路桥梁 方秦汉 院士 中铁大桥设计院 陈新 院士 南京长江大桥设计者之一。
5、茅以升,江苏镇江籍,字唐臣,生于1896年1月9日,逝于1989年11月12日,是我国著名的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和工程教育家。 在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这座大桥不仅在我国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展示了茅以升在铁路桥梁领域的卓越贡献。
6、茅以升是我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以及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
2、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7--1977),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当代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曾任浙江大学校长。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3、竺可桢(1890年8月22日-1974年)是中国现代科学巨匠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竺可桢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回国后,他在清华大学担任物理系主任和校长,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物候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5、竺可桢,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属上虞县)。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1890—1974),近代著名气象学家、教育家。在抗战期间,作为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领导学校千里跋涉四次西迁,并将浙大建设成为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东方剑桥”的中华名校。
竺可桢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上虞。竺可桢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斯诺大学农学院学习。
竺可桢,中国现代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教育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怀。竺可桢,生于1890年,浙江绍兴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及唐山路矿学堂,后留学美国,就读哈佛大学研究院,专攻气象学。19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