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后,尽管没露痕迹,但是却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随之泯灭了,这是比法律惩罚更严厉的良心惩罚。他意识到自己的“实验”失败了。他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到索尼娅处,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向她说出了犯罪的真相与动机。在索尼娅的劝说下,他向警方投案自首。
主人公拉斯科纳夫是无神论者,个性矛盾、多变,甚至荒谬。他傲气、自豪,既是慷慨、善良的人道主义者,有时却又冷酷无情、麻木不仁,到了失去人性的地步。《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在警察的调查和追捕下,他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最终选择了自首。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选择的挣扎。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罪与罚》反映了 19 世纪俄罗斯社会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现象。
清晨,他们在河边相会,两人决定虔诚地信仰上帝,以悔过的心情面对苦难,寻求精神上的新生和救赎。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杰作《罪与罚》是一部复调小说的典范,其中的主角拉斯科尔尼科夫,以其复杂而深邃的性格,挑战着读者的理解。这部作品中,犯罪理论并非单一的驱动力,而是与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道德与哲学交织,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人物画像。拉斯科尔尼科夫身处于社会的苦难深渊,他亲身体验并感知着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