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书籍装帧具有无穷的魅力,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陨落,古代书籍装帧注重细节方面的研究,这是现代书籍装帧不能丢弃的,认真对细节的研究,是对现代书籍装帧有着良好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丛书构成了一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体系,分为10个专题,涵盖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考古等多个领域,从多维度描绘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演变轨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民族精神。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涵盖了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大领域。文字学专注于分析字形,音韵学致力于研究字音,而训诂学则负责解释字义。这些学科围绕先秦典籍的阐释与解读而展开,因此,它们也被视为经学研究的附属。在古代,学者们将研究文字、训诂及音韵的学问统称为“小学”。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文学、礼仪、民俗等多个方面。它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探索和理解。书中涉及的内容丰富,不仅介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还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哲学思想。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尺寸方面,这本书设计得相当考究,它的尺寸为30.4厘米长、22厘米宽,厚度则为4厘米,不仅便于翻阅,也具有良好的观赏性。重量方面,大约为2公斤,对于一本厚重的知识宝典来说,这样的重量确保了内容的丰富和扎实。
如果你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逻辑思维,那么《周易》将是你的好选择。如果你是一位务实主义者,那么《荀子》和《吕氏春秋》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前者教你如何理解天地规律,并通过利用这些规律来成就事业。后者则教你具体的技术和策略。
1、古代书籍封面使用蓝色,主要是因为当时染色工艺的限制。蓝色通常来自植物染料,如蓼蓝,用于给纸张和布料染色。 书籍封面颜色的选择与内容表达关系不大,所谓的色彩象征意义通常是后人附会。例如,瓷器纹饰的色彩选择与书籍封面并无直接联系。
2、植物染料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布料和纸张染色一般使用的也是植物染料,最常见的是用蓼蓝做成藏青或靛青染色。
3、用蓝色(准确说是靛青)跟当时的染色工艺水平有关。与内容表达之类的关系不大,所谓的”色彩象征“推断更是牵强。(想想瓷器的纹饰?)植物染料也是我国古代染色工艺的主流[1],布料和纸张染色一般使用的也是植物染料,最常见的是用蓼蓝做成藏青或靛青染色[2]。
4、蓝色封面的古书,其封面材质可能选用的是优质的纸张,耐磨且富有质感,轻轻抚过,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封底的工艺也颇为考究,可能采用烫金或烫银工艺,使文字熠熠生辉,增添了书卷气。封底的设计通常简洁而实用,便于读者翻阅和保存,同时也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书籍的高级感。
5、书籍的封面设计巧妙,体现了古代对知识分类的独特艺术。
拷贝纸 拷贝纸薄而有韧性,适合印刷多联复写本册;在书籍装帧中用于保护美术作品并起美观作用。 重量: 17~20 (g/m2) 平板纸规格:787×1092 白版纸 白版纸伸缩性小,有韧性,折叠时不易断裂,主要用于印刷包装盒和商品装潢衬纸。在书籍装订中,用于简精装书的里封和精装书籍中的径纸(脊条)等装订用料。
印后加工较多的情况,如复膜,装订,裱糊 ,模切,烫金等。一般会多于7个工作日,我们的长期客户在卓诚享受急活免收 加急费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