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雷洁琼是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也是著名学者。20世纪30年代以来,她一直以饱满的热情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努力推动社会进步,并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同时,她以执著和近乎虔诚的精神献身教育和学术事业。
雷洁琼同志不仅在教育领域贡献卓著,还是社会活动家,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关注法制建设,积极推动香港、澳门基本法的起草和实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就。
雷洁琼同志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社会学家、法学家、教育家。在长达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她撰写了大量有关婚姻、妇女、儿童等问题的社会学论文,为中国社会学的成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雷洁琼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付出了极大的贡献。她长期在教育行业辛勤的耕耘。不断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体系的发展。后来国家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都有她的参与。 见证回归 在1985年,雷洁琼在香港和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担任重要职务,此时她的年事已高,但仍然在港澳之间不停地奔波。
因为内心坚定的追求让她一生都在为党做出贡献,在1997年92岁的雷洁琼还在香港回归时坐飞机抵达香港出席政权交接仪式。虽然一生都没有自己的亲生骨头,但是在两个亲侄子三岁丧母时起时常捐助钱财,并且帮助兄弟二人完成学业。劝其不要移民,回来建设祖国,她希望自己的亲人也能够时刻想着报效祖国。
二十世纪前半叶,是中国社会学从起步走向繁荣的第一个五十年。
第八章,20世纪30年代,社会问题研究持续深入,学者们针对社会经济危机、人口增长、城乡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第九章,陶盂和专注于社会与教育研究,强调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改革观点。
本书内容覆盖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的全面情况,深入探讨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生活及人生历程。重点分析了外敌入侵、战争频繁、军阀割据以及外国租界的存在,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