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果刚生成的,会在横线旁边有一个闪电的符号,这个时候点击,会有“撤销边框线”,选择后会删除此横线,然后还可以选择“停止自动创建边框线”,这样就不会在产生这种删除不掉的横线。如下图。或者请你直接Ctrl+Z恢复上步操作即可。如果这个时候已经生成了此横线,就不能在闪电符号里面取消。
2、希望段落之间留下一行空行,删除其它多余的。可以在查找栏输入^p^p,替换栏输入^p,将两行空行变成一行。然后,按全部替换按钮。如果有手动换行符则需要先替换为自动换行符,^l替换为^p。这样就成功的的替换所以空格,将这些多余的空行给删除掉了。
3、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4、在“引用”菜单里,你会看到“脚注”或者“尾注”的选项,点击它,然后选择“删除脚注”或“删除尾注”。这一步就能把所有的脚注或尾注标记去掉。但是,光去掉标记还不够,你还得把页脚或文末的脚注和尾注内容也给删了。这时候,点击“视图”,选择“草稿”,这样页脚和文末的内容就会显示出来。
没有处于编辑模式。因为脚注没有处于编辑模式,要打开编辑模式。在Word文档中,删不掉选不中的黑线是脚注尾注分隔线,只能通过点击脚注尾注分隔线取消。
这样的情况有以下几种可能性:这条横线是画出来的一条线。如果是这样的线,直接选中,删除即可。这个横线可能是Word自动添加上去的。打开【引用】工具栏,你会看到“脚注和尾注分隔线”已经被选中了。再点一下“脚注和尾注分隔线”,别选中它即可以把黑线去掉。
在Word文档中,删不掉选不中的黑线是脚注/尾注分隔线,只能通过点击脚注/尾注分隔线取消。打开Word文档后,点击工具栏中的引用。点击进入引用页面后,点击脚注/尾注分隔线。点击脚注/尾注分隔线后,黑线就不见了。
更新引用 如果在调整脚注编号之后,脚注的编号仍然没有得到更新,那么此时我们需要手动刷新一下文档中的引用。在WPS文档中,我们可以点击“参考文献”选项卡下的“更新引用”按钮来完成这一操作。 保存文档并重启程序 有些情况下,圈圈问题仍然无法解决。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将文档保存,并重启WPS程序。
光标点在黑线上面一行的行尾,工具栏点选“页面布局”→页面边框→“边框”标签页→选“无”。这样就去掉了,和去除页眉黑线操作一样。
1、封面:设置页面边距为上30mm、下25mm、左25mm、右25mm,页眉20mm、页脚15mm。使用二号黑体字书写题目、作者、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日期用中文填写。目录:使用二号黑体字加粗居中书写章节条目,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论文题目:简明扼要,概括全文,不超过20字,使用二号黑体字书写。
2、封面:页面设置:论文页边距:上30mm,下25mm,左25mm,右25mm,页眉20mm、页脚15mm;题目、作者、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二号黑体;日期:必须用中文填写。目录:要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单倍行距。
3、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