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业务中所产生的收益,可以有各种名称,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费、利息、股利和使用费。本号准则旨在阐明对于一定类型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收入所作的会计处理。对收入的会计处理,主要问题在于确认收入的时间。收入应在未来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能够可靠地计量时予以确认。
在第18号国际会计准则《书入的确认》中,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为该类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他人使用企业生息性资产)提供了具体的确认标准。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已发生或将发生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商品销售通常在商品交付并完成相关手续时确认收入,而提供劳务的收入则在完成服务并收取相应费用时确认。相比之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更关注所有权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在第18号准则中,商品销售确认需满足商品所有权风险与报酬已转移给买方,且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小。
在第18号国际会计准则中,商品销售确认需满足所有权风险和报酬转移、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消除和商品交付等条件。对于劳务收入,中国采用完成合同法或完成百分比法,具体取决于工作的完成程度和相关性的关联。提供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确认条件通常是可计量或账款回收性无重大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IAS中的41条准则中,有些至今仍被采用,但有些已经被撤销或被最新的IFRS准则所取代。例如,IAS 18(原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于2017年1月1日已被IFRS 15(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所取代。我国的会计体系与国际上有显著差异。
1、摘要: 随着企业业态模式不断更新,旧收入会计准已经无法囊括新业态模式的收入确认类型,因此我国财政部在2017年颁布了新收入准则,对收入确认条件、会计科目、会计计量、特定交易事项都重新做了调整,以此来规范企业收入确认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增强合同管理意识,保证纳税筹划的合规性。
2、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政府为规范我国企业财务核算及促使其适应国际核算体系,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于2006年2月出台新《企业会计准则》,同年又出台应用指南。
3、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影响(1)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决策价值,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使得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计量时,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环境与企业状况,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客观性和透明度,有利于企业正确评估运营状况,抓住新的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文奠定了经济学家研究避税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安排等进行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取“节税”(TAX XAVINGS)的税收利益的行为可以说很早以前就存在,但是“税收筹划”为社会关注和被法律认可,从时间上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最为典型的是30年代英国一则判例。
合理避税的特征主要有:合法性。合法性是合理避税的最大的特点,它是一种合法、合情、合理的纳税行为,而不是利用税法漏洞和措辞上的缺陷,更不是违法的偷税、逃税行为。 超前性。指纳税人对经营、投资活动等事先做出规划、设计和安排。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纳税人的纳税活动往往具有滞后性。
避税是企业基于逐利性,为节省税收负担,降低生产成本,在法律无禁止的范围内,通过改变经营形式或组织架构的方式,降低税负的一种行为。合理避税是合法的,而偷税漏税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尽管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在发展的进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它始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尽管会计准则国际化对于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但是它对于中国始终是利大于弊,我们应采取趋利避害的态度去对待它。会计始终是国际化的会计,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
最后,会计准则国际化对现代商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促进全球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还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此外,国际化的会计准则也有助于提高会计职业的专业水平,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会计教育和培训。
统一的会计准则不仅有利于跨国公司和投资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还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并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效率。此外,对于那些开展跨境业务的公司而言,遵守国际化的会计准则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的财务报告必须符合国际标准来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与信任。这对资本市场稳定性和经济增长也产生积极影响。
1、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原计划2011年底前完成一系列重要准则项目的制定或修订,包括收入确认、租赁、保险合同以及金融工具相关项目等。但由于这些项目大都涉及对现行准则或实务的较大调整,为确保充分考虑各方意见、严格履行准则制定的应循程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今年7月26日,推迟了这些项目的完成时间。
2、国内研究现状: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有百年历史,在我国,财务分析思想出现较早,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务分析一直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一部分,并没有独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企业自主权日益扩大,现代财务分析领域得以扩展,其方法论体系也逐渐得以确立和完善。
3、会计信息真实性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外几种有代表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综述(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研究成果IASC提出了可理解性、相关性、重要性、可靠性、真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完整性、可比性、效益和成本等质量特征。
4、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问题 结合实践调查及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情况的总体分析,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新准则中部分内容可操作性较差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企业认为新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些问题不知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