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财务造假论文篇1 浅谈财务造假的原因和手段 【摘要】会计信息是财务 报告 的外部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企业主,政府部门进行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同时,对于研究宏观经济,调控市场、发展经济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分析财务造假的动因和危害,以及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
2、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以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其中会计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它不仅是会计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反映着会计改革成效的优劣。
3、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论文 篇1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同时,一旦被发现,将会大大降低公司的价值。而财务造假的最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缺陷。
4、关于会计造假防范与治理论文篇1 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企业发展迅猛,需要规划会计信息。
一些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但为避免货物变质或毁损,便将先入库的货物先发出,造成了存货的实物流与成本流相互脱节。新准则限制了企业调节存货的计价方法,防止企业利用存货成本操纵利润。
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而原先允许使用的后进先出法在新准则实施后则被禁止使用了。准则的这一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因为这种方法不符合日常存货发出的实物流转顺序,不能提供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相一致的会计信息。新准则取消的应当是后进先出法,不是先进先出法。《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2006)》的规定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主要原因在于后进先出法将更早期形成的成本留在企业存货中,将最近形成的价格分配给销售成本,这样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长期累积会低估企业存货的公允价值,降低各期的当期利润。 同时这种方法也使得企业应交所得税减少。
1、王德章.国际物流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宋传联。对我国目前物流存货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原进兴。论“后进先出法”对确定存货成本的必要性。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黄新。浅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存货管理。
2、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成本管理改革日益成为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全员参与成本的全过程管理,全面控制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3、成本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存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加强员工责任心的教育,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爱岗敬业。
5、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文章摘要】目前,全球性的竞争非常激烈,给现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如何实现企业的长期价值最大化,是每一个现代企业必然面对的严峻课题。面对这种情况,加强企业成本管理至关重要,而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因此也就必须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6、存货作为企业物流的重要成份,其成本降低的潜力比任何其它市场的营销环节要大得多,如企业物流成本占营销成本的50%,其中的存货费用大约占35%。而物流成本又占产品全部成本的3o%——85%;由此看来,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泉”。
1、王德章.国际物流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宋传联。对我国目前物流存货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原进兴。论“后进先出法”对确定存货成本的必要性。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8黄新。浅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存货管理。
2、A类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10%-15%,资金占存货总额的80%左右,实行重点管理,如大型备品备件等。B类存货为一般存货,品种占全部存货的20%-30%,资金占全部存货总额的15%左右,实行日常管理,如日常生产消耗用材料等。
3、[关键词] 企业存货;存货管理;周转速度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0-0077-03 [作者简介] 李泊,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