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彭小川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学位论文和专著,以及教材编写和论文发表。以下是他的著作和论文的概览:- 学位论文:1987年5月,他完成了《南海沙头话语音研究》的论文。- 专著方面,他合著了《珠江三角洲方言字音对照》、《词汇对照》和《方言综述》,分别于1987年和1988年出版于广东人民出版社。
2、暨南大学的华文学院与文学院聚集了众多在全国享有盛誉的语言学专家与学者,其中包括郭熙、彭小川、周健、詹伯慧和邵静敏等几位重量级教授。他们的学术贡献和影响力为暨南大学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粤语,也被称为广东话或广府话,是一种声调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它不仅在广东省内广泛使用,还在海外被称为唐话。粤语拥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征,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语言之一。在学术界,它是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语言,这显示了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
粤语,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是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种声调语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语言。在学术界,它是除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中国语言。
粤语,潮汕话和客家话,都是古汉语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融合演化的结果,各自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粤语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当时秦始皇派遣大军南下,带来了中原文明和农业技术,与当地民族的语言交流,逐渐形成了粤语。
这一批新来的移民和秦汉、魏晋时期的移民互相融合直到元明时期形成了现在的客家话。 准确来说粤方言则是秦朝正音,融合南楚古音而成(秦音);潮方言则是唐朝正音,融合闽越古音而成(唐音)客方言则是宋正音,融合闽粤汉人和少数民族而成(宋音)。
粤语的历史可追溯至1855年,那时满清旗人开始改造白话。从那时起,粤语经历了近两个半世纪的发展,至今已有170年的历史。至于白话,它的起源则更为久远,可以回溯到西周时期,当时的文化交流主要在两河流域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话逐渐传播至华夏地区,尤其是在秦朝时期,白话在岭南地区的传播更为广泛。
1、首先,我们深入分析了清末广州方言语法,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了量词、代词、副词和句末助词;第二章详细剖析了方所词、动词词尾与助动词、动词后补成分等;第三章涵盖了介词、否定句、比较句等复杂句型。
2、黄伯荣对粤方言尤其阳江话的研究长达三十年,他的著作涉及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和语法比较。他重视方言语法,通过《广州话和普通话的语音比较》(1955)等论文,对方言与普通话的句法差异进行了详尽比较,对深化方言研究和普通话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3、综上所述,詹伯慧在汉语方言研究领域的贡献广泛而深入,他的著作和研究成果为汉语方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对粤方言和闽南方言有深入的研究,还对潮州方言进行了详尽的描写,同时也对粤方言中特定的语法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4、目录:绪论 第一节 现代汉语概说 什么是现代汉语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5、在第三本论文集付梓前,我转向了壮傣语和粤方言的研究,特别是两者关系词的考察。同时,对粤方言的研究也越发浓厚。多年的实地调查和研究,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随之而来的是多篇有份量的论文。这些成果足以编纂成专集,因为它们源自工作自然的发展,适应了实际需求,没有定额限制,越多越好。
6、客家方言与粤方言,各自拥有独特的魅力和历史背景。客家方言,以其独特的语音系统和词汇,反映了客家人南迁的历史痕迹。粤方言,以其精巧的词汇和丰富的语法特点,展现了广东地区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多样性。研究方言的意义在于,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地方文化,还能够揭示汉语的发展演变历程。
1、粤语是方言。在语言学术上粤语是方言,在事实上粤语这个名词是被广府片中的广州方言荔湾区口音代表着。在日常生活中好多人以为广东省的人讲粤语,而事实上广东省内各地方言有很多。广州方言代表有粤语、广东话、白话。中国有七大方言,每一种方言下还有层层叠叠的子方言。
2、粤语是方言。粤语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粤语在中国南方的广东中西部、广西中南部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的部分国家或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它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对南方的称谓“越”或“粤”。
3、而非政治或官方身份。总之,粤语作为汉语的一种方言,其身份的界定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问题,受到语言学、文化、历史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的多重影响。通过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身份在不同语境下的相对性与主观性。
4、粤语在语言学上的地位是一个常见的讨论点。首先,我们需理解";方言";一词的定义。";方言";对於不同的人群而言,其涵义有所差异。在中国语境下,";方言";通常指的是与标准语相区别的某一地区的语言,例如粤语、闽南语、吴语等。而根据欧洲语言学的分类法,粤语属於汉语语族下的一个语支。
5、粤语是汉语的一种方言。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粤语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广府话,而在广西地区则常称为白话。粤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方言。它是广东地区广府民系和广西地区白话人的母语。
1、首先,老派粤语分为两种:西关话与城里话。西关话被认为是广州话的正统,而城里话则主要在旧城墙以内地区使用,包括现代的越秀区。城里话的特点包括严格区分n与l、严格区分ŋ;与零声母字,以及通常可分辨上阴平和下阴平。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文化的融合,老派粤语的使用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2、年赵元任在《现代吴语的研究》中把常州话分为“街谈、绅谈”,亦可称为民腔和官腔,即下层群众的口音和上层人士的口音。所谓“绅谈”或官腔是常州绅士所说的口音。绅士因为与外界交流更广泛,又有文化,所以说话带有更多的官话腔调,也更多地使用“文读”语言。
3、现在的属于吴语体系的常州方言区内部也有口音和语汇方面的细微差别:可称为老派和新派,旧的过去的口音和新的现在的口音。1949年建国以来,全国推广普通话,形成新派常州话。老年人说的老派常州话更接近旧吴语,年轻人受普通话的影响较大,他们的口音在旧吴语的基础上稍有变化,可称为新派常州话。
1、岑麒祥主要著作有:《语音学概论》(中华书局,1939年。科学出版社,1959年)、《方言调查方法》(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语言学史概要》(科学出版社,195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汉语外来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0年)、《普通语言学人物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等。
2、岑麒祥先生是语言学领域的杰出学者,他的著作丰富多样,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岑麒祥先生的学术成果丰富多样,他的专著涵盖了一系列语言学领域。其中包括深入浅出的《国际音标用法说明》和系统全面的《语音学概论》,这两本书为语音学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他的方言研究著作《方言调查方法》和《语法理论基本知识》则展示了他在方言和语法研究上的精湛技艺。
4、岑麒祥从事语言学研究五十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学史,在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以及历史语言学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5、岑麒祥的《语言学史概要》是语言学史领域的开山之作,为后人研究语言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史料。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开创了系统研究修辞学的先河,填补了古今语言文辞的修辞理论空白。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为汉语词典编纂和语法教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