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应收帐款(Accounts receivable,又为应收账款)於会计原理上,专指因出售商品或劳务,进而对顾客所发生的债权,且该债权且尚未接受任何形式的书面承诺。该科目重点於对象为顾客,若非顾客,即撇开此科目适用。
置不动产, 使得经营急需资金不足; 应收账款周转缓慢, 造成资金回收困难; 存货控制薄弱, 造成资金呆滞, 周转失灵; 重钱不重物, 对原材料等管理不到位, 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只关注现金流, 认为有资金周转就足够, 没有对收入、成本、利进行分析, 缺乏大局观。
存货变现风险是指由于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的可能;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指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增大的可能性,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
经营风险主要包括采购风险、生产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
银行融资 银行融资是现阶段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除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外,针对中小企业普遍缺少抵押品的特点,还有以下几种特殊贷款: 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是指生产型企业以其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的授信。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赊销申报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对所有的应收账款都应当记录下来,包括赊销金额、赊销时间、赊销人、赊销期限、有无担保以及本企业经手人、责任人,并一式四份,分别由客户、企业责任人、经手人、企业管理部门保管。管理部门应对其进行对其检查,防止过度赊销和应收账款回收困难。
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认识到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并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以降低成本。 定期对账,包括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以及与客户往来账目的核对,确保账目清晰,及时发现并解决账款不对称的问题。
②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账龄越大,收回的可能性越小,而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则越大。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将账龄最长,风险最大的应收账款划为A类,而将账龄最短,风险最小的应收账款划为C类,其余则划为B类。
第二个阶段是,应收账款到期日后的账款管理,即拖欠后的账款管理。信用管理机构为了对这两个阶段的管理加以区别,往往将账款被拖欠前的管理称为应收账款管理(即狭义的应收账款管理),而将逾期后的账款管理叫做商账追收。
求毕业论文-会计专业“新经济形势下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研究” 八千字左右,新经济可以侧重一方面,比如在目前的信誉体制或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中,怎么看应收账款。... 八千字左右,新经济可以侧重一方面,比如在目前的信誉体制或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中,怎么看应收账款。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论文篇一 《 论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 摘要:中小企业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是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尚存在不少问题。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加强会计监督,是解决当前中小企业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重要 措施 ,同时也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接着,应用计算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00万 / 15万 应收账款周转率 ≈ 71 这个结果表明:在该年内,平均每15万美元的应收账款能够周转71次。换句话说,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71次。
2、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是特定时期内公司的总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是指该时期的期初应收账款与期末应收账款之和的一半。举例说明:假设某公司在一年内的销售收入为100万美元,期初应收账款为20万美元,期末应收账款为15万美元。
3、企业在管理应收账款时,会采取多种策略以减少资金占用并加速资金回笼。例如,对于快速回收的客户,企业可能会提供一定的折扣激励,以此鼓励他们尽早付款。比如,如果客户能在10天内完成付款,可以享受3%的折扣;若在20天内付款,则折扣为2%;而如果客户选择在30天内付款,则只能获得1%的折扣。
4、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措施 控制应收账款总额:提出灵活运用催收方式、改善销售策略等建议。 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强管理层风险防范意识,明确职能部门催收协作职责。 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力度:优化结算管理制度,实时跟踪客户经营状况。 结论 总结研究发现,强调应收账款管理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性。
5、年,宏达公司计提坏账准备1亿美元,截至2005年第一季度,宏达公司的应收账款为275亿元,占资产总额的16%。 宏达公司不仅应收账款大幅度增加,而且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从1999年的67%下降到2005年的一季度的09%,明显低于其他三家彩电业上市公司的同期应收账款周转率。
6、平均应收账款 = / 2 = / 2 = 250万元。因此,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 = 1000万元 / 250万元 = 4次。这意味着该公司一年内将其应收账款周转了四次,显示出较高的应收账款回收效率和资金利用效率。这个指标对于评估公司的财务管理效率和流动性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