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吴文侃:《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苏]斯涅普坎,《数学教学心理学》,时勘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4]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5]丁尔升,《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6]马忠林,等,《数学教育史简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改进措施。展望:展望初中数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持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实践证明,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未来,小学数学教育应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更多有效的逻辑思维培养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数学毕业论文参考范文下载篇1 浅析高中数学二次函数的教学方法 摘要:二次函数的学习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师生要一起研究学习二次函数的基本方法,掌握其学习思路和规律,这样才能学好二次函数。 关键词:高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二次函数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大一数学论文 范文 篇一:《数学学科德育 教育 渗透思考》 摘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数学教师要善于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学习目的,理性思考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学生喜爱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特征和思想道德修养。
1、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如果把反思当成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2、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旧知识、新知识引入、新知识传授、新知识反馈、新知识深化、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3、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一)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结合新课程标准和理念,针对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一定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我们与孩子一起体验互动,品位数学课堂魅力吧![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青年教师》2006年第5期,河南教育报刊社。
5、而开放性的教学就是将课堂内外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学的课堂范围不再限制在教室,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内容和生活经验相互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益。简短总结 本文探讨了如何实现数学高效教学,并提出了多项思考与创新策略。
1、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旧知识、新知识引入、新知识传授、新知识反馈、新知识深化、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2、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 对话是人与知识、情感、思想联系的纽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多次与课本交流对话,学生入本悟情、体情、生情、创情,实现与课本、教师、生生间的情感交融,提升情趣,这样可以激活课堂,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与课本对话。
3、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编制编制原则(1)客观性原则。
4、加强学生的讲练结合,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全面发展。综上所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效的课堂管理、动脑能力的开发和数学素养的培养,共同构成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
5、通过任务驱动法,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效果。最后,及时进行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评价。
6、有效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高效率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共同预习,教师静心阅读裁剪教材,让学生温书明确方向我们老师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主体是学生,引导是老师,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