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段明莲,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同年留系从事教学工作。1994-1995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韩国延世大学研修。
书 名: 学位论文撰写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作 者:段明莲,张久珍,李凤棠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301151235 开本: 16开 定价: 200元 本书由段明莲、张久珍、李凤棠三位作者合著,指导读者在撰写学位论文时如何正确地进行参考文献的著录。
学术研究写作与参考文献著录作者简介 玛丽·狄恩博士,一位在学术写作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资深讲师,以其在写作顾问领域的专业能力,与学科教师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专业发展,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显著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对于图书,著录格式为:谭丙煜的《怎样撰写科学论文》,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页码为5-6。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为: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页码未明确提供。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为: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N]. 人民日报,2005年6月12日。
示例:[1]陈雨思.语法修辞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编著:格式与专著类似,但需注意标注编著者。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作者简介部分是对作者基本信息的简要说明。通常包括作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背景以及当前工作单位。作者的工作经历和所获荣誉也常被提及,用以展示其学术或专业领域的成就。以一篇科研论文为例,作者简介可以这样编写:“张伟,男,1978年生,博士学历,现任职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撰写论文作者简介时,通常包括作者的职务信息、出生年月以及所在单位和姓名。例如,如果作者为张伟,1978年10月出生,目前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授,那么作者简介可以这样写:张伟,1978年10月生,现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撰写论文作者简介的要点清晰易懂。首先,基本格式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默认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等信息。在介绍开始时,使用";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作为明显的标识,如:";作者简介:李明(1985-),男,籍贯北京,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
在写论文作者的时候,大家可以将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归纳:姓名(出生年份 - ),性别(民族 - 汉族可以省略),出生地,职称,学位,简历和研究方向(可选)。在介绍之前添加“作者简介:”或“[作者]”作为标识符。
从以上可以看出,论文发表作者简介内容其实很简单,但要写得有水平,需要一定的文笔基础。甚至一些期刊杂志,就因为作者简介方面不过审,要求作者按照标准修改,否则不给予审稿通过,安排见刊。写作者简介的好处有三个方面:可以明确论文署名问题,表明文责自负。
1、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作者简介部分是对作者基本信息的简要说明。通常包括作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背景以及当前工作单位。作者的工作经历和所获荣誉也常被提及,用以展示其学术或专业领域的成就。以一篇科研论文为例,作者简介可以这样编写:“张伟,男,1978年生,博士学历,现任职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2、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作为标识。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主要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的标识后相继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或“。
3、撰写论文作者简介时,通常包括作者的职务信息、出生年月以及所在单位和姓名。例如,如果作者为张伟,1978年10月出生,目前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授,那么作者简介可以这样写:张伟,1978年10月生,现为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4、在写论文作者的时候,大家可以将文章的主要作者可按以下顺序归纳:姓名(出生年份 - ),性别(民族 - 汉族可以省略),出生地,职称,学位,简历和研究方向(可选)。在介绍之前添加“作者简介:”或“[作者]”作为标识符。
5、撰写论文作者简介的要点清晰易懂。首先,基本格式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默认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等信息。在介绍开始时,使用";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作为明显的标识,如:";作者简介:李明(1985-),男,籍贯北京,博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
6、撰写论文作者简介时,首先应提供基础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等。这些基本信息为读者提供了作者背景的初步印象。接下来,作者的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读者了解作者的专业领域和研究背景。例如,作者可能就职于某知名大学的生物学院,担任教授或研究员。
1、王洪军,1965年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市,是一位具有深厚学术背景的学者。他拥有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副主任,同时担任中国音乐史论考研室主任和副教授的职务。他的学术生涯始于1994年,当时他考入武汉音乐学院,攻读中国古代音乐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并于1997年顺利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2、王洪军,这位1965年诞生于山东省文登市的学者,拥有文学博士学位的他现担任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副主任,同时身兼中国音乐史论考研室主任和副教授的职务。他的学术生涯始于1994年,当时他考入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专攻中国古代音乐史方向,于1997年顺利获取硕士学位。
3、钟律研究,特别是曾侯乙编钟出土后的音乐形态和律学研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课题。自1979年黄翔鹏先生在《先秦音乐文化的光辉创造》中提及“钟律”一词,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展开。然而,以往的研究往往侧重于音乐考古测音,忽视了文献中关于钟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