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文中引用格式:通常格式为作者姓名(年份)或者(姓名,年份)。示例:陈向明(2001)指出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可以显著增加企业价值。或: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可以显著增加企业价值(陈向明,2001)。多个文献同被引用时,应并列各参考文献。
2、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3、参考文献的写法根据不同的文献类型有所区别,但一般都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作者、作品名称、出版信息等。
4、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5、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 [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6、[序号]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序号]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参考文献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著录应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具体要求如下: 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不用加结束符。 排列顺序:根据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