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无诱于势利”出自唐代韩愈的《答李翊书》。“无诱于势利”全诗《答李翊书》唐代 韩愈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2、出自唐代韩愈的《答李翊书》。原句为: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3、先说说韩愈 《与李翊书》里这两句话的意思:如果期望达到“古之立言者”的境界,那就不能指望它很快成功,不能被世俗的势利所诱惑。韩愈曾有个很有名的文学观点就是“不平则鸣”。这显示出他有着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精神。这句话也是以一个批判现实的态度出现的。
译文:二十一日,宗元写: 承蒙您来信说,想要认我做老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学识非常浅薄,从各方面审察自己,看不出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虽然经常喜欢发些议论,写点文章,但我自己很不以为都是正确的。没有想到您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竟幸运地被您取法。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译文:二十一日,宗元告白:承蒙您屈辱地来信想拜我为师,我的道德修养不够深厚,学业也非常浅近,检点其中,没有值得别人师法的地方。虽然常常好发表一些言论,写一些文章,但很不敢自信。想不到您从京师来到这蛮夷之地,我有幸被您认为可以取法。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禀告。李翊足下:你的来信文辞很好,而且请教问题的态度多么谦虚恭敬。
出自唐代韩愈的《答李翊书》。原句为: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将其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的意思是:如果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那就不要希望它能够很快实现,不要被势利所引诱。出自韩愈《答李翊书》。《答李翊书》原文节选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