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有关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篇一 《基于肿瘤患者心理的护理艺术》【摘 要】通过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树立患者治疗康复的信心。对肿瘤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而且能够对患者临床治疗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就基于肿瘤患者心理的护理艺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2、论文1:催眠术在儿科肿瘤学中的应用 该研究探索了催眠术在儿科肿瘤学中的应用及其在减轻疾病、治疗和手术相关疼痛与焦虑、提升生活质量的潜力。文章展示了蒙特莱吉亚医疗中心(比利时列日)儿童血液肿瘤科如何实施催眠和自我护理技术,并分享了其在成人或儿童癌症患者及其家属中的益处。
3、方法 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建立出院回访制度。
4、针对悲哀,可通过与患者交谈,让患者把心中的悲伤讲出来,在合适的时间场合,让患者发泄自己的悲伤(比如大哭一场),并对其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引导患者面对现实,认识到只有悲伤是无济于事的,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才是应该做的。
5、营养失调与下列因素有关:1)胃功能降低、营养摄入不足;2)肿瘤生长消耗大量能量;3)禁食;4)消化道对化疗的反应。依据: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胃癌的医护知识。
6、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手术范围大,术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因此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价值研究》摘要:研究了心理护理在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改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方面的价值。
糖尿病护理论文篇一:浅析糖尿病护理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临床中95%糖尿病属II型糖尿病,发病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据现有资料分析、可得出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最终会由于各种原因,约15%的糖尿病患者将患发糖尿病足病,在这其中约80%的糖尿病足病患者可能由于此病导致截肢,而且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以上[2]杜绝此类病情的主要方法就是本遍论文的研究重点和意义即糖尿病的全面认识和自我管理方式方法。
早期 糖尿病加重的现象如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全身无力。病情迅速恶化 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痛较重,常被误诊为急腹症。当酮症酸中毒好转时,腹痛很快消失。精神及呼吸症状 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而大,呼气时可有烂苹果味,酮体浓度高则气味重。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倪平。 舒适护理在对疝气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04):177-17[2]张娟慧。 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7,(03):160-16[3]邱文丽,戴举响,胡小艳,仲小宁。
1、有关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范文 一:浅谈心外科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摘要 探讨心外科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工作中,既要关心病人,也要关心病人家属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
2、特别是宗教团体和社区志愿者,他们可以以信仰或服务为名义,扮演着患者身边的“天使”,为他们提供关怀和心灵上的慰藉。无论是从身体、心理还是情感上,临终关怀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出关怀方案,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关怀,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中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中,可以学习他国的经验,寻找出符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儿童临终关怀模式。社区病人的临终关怀及护理 中文摘要】 目的帮助临终患者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认识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减轻他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提高并维护他们最后生命的质量。
4、临终老年人的心理极为敏感、复杂,心理护理是临终老年人护理的重点。
1、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学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分析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构建师范生教育实习与农村中学教师培训一体化新模式中学教师的生活事件及工作压有调否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片。
2、有关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一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就业压力等问题的凸显,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有发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3、所以,拟定医学论文题目要精心琢磨,表意精确。
4、年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深刻理解了其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价值与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它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5、每周至少运动一次可降低抑郁风险10个百分点。每次运动超过20分钟对心理健康尤其有益。午睡时长与抑郁风险:不午睡的人群抑郁风险最高。午睡3060分钟的人群抑郁风险最低,但午睡时间过长会增加抑郁风险。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独生子女的抑郁风险最低,老三或老小的抑郁风险最高。
6、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遵循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多种途径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