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知网的暴利并非偶然,其去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68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93亿元,毛利率高达54%。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作为学术资源的垄断平台,知网如何在利益与公平之间取得平衡。知网作为企业,隶属于同方知网技术产业集团的同方股份,但它背后有国家的大力支持。
由此,知网收入在未计算通胀的情况下,增长了10倍以上。互联网企业初期投入大,后期维护成本低,知网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年研发成本极低,享受着惊人的高毛利率。2017年,知网收入高达7亿元,毛利率最高达到72%,这一数字在任何行业都极为罕见。
原因二:部分知识类网站没能制定一个良好的发展方案一般情况下,某一个盈利性机构或企业使用教授论文时,机构或企业都会支付一部分的资金,从而购买论文或知识的使用权。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曾经知网被告上法庭,主要原因是对方并没有给予教授一部分的稿费,甚至教授本人都无法下载个人文章。
九旬教授的经历的确是令人感到气愤,因为自己的论文本知网擅自商业化了,但是从事件的结局来看,这样的事情是具备很多社会层面的好处的。以下我就从三个层面来谈下自己的看法。事件的结果告诉我们大家知识产权的实际价值。
这说明知网无严格的规范制度。虽然知网已经向这位教授道歉,但是我们仍然无法原谅知网的行为,而且我们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件事情不仅能够说明知网已经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而且也能够进一步体现知网在学术领域无相关的规范制度。更有甚者,知网不能够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这能够体现知网的垄断性。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知网的态度还是很好的,但是知识是不允许被垄断的,知网确实应该整改一下了。赵德馨教授表示,我只希望,知网能够在事后提出一些切实的改进方案,让他们有足够的诚意来处理这个问题。加强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产权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赔偿给赵德馨教授的70万元,是知网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属于赔偿损失的性质。”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丛立先表示,从法院的判决结果看,未经作者许可或者存在许可瑕疵时,知网大量收录学术论文并以此牟利属于侵权行为。一般情况下,这些版权保护期内的论文的版权依然属于作者本人。
一: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前段时间,赵德馨教授因为听闻他的学生在知网上下载他发表的免费论文却要进行付费。赵教授认为这侵犯了他的知识产权,因此与知网打了一场法律维权官司。法院目前已经判定赵教授获得胜诉。中国知网已经向赵教授发表了道歉声明,但是也全部下架了赵教授的所有论文。
事件的起因89岁的赵德新教授,发现自己100多篇的文章被知网收录了,但更离谱的是他不仅没有收到过一分稿费,甚至下载自己的论文都要给钱,自己的毕生心血就被白嫖去牟利,这事搁谁身上能不生气,好在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的赵老,并不是等闲之辈,直接多纸诉状告了知网侵权。
这样让教授很生气,一怒之下,就把这家网站告上法庭,虽然知网多次联系教授希望能够和解,但是都被老人回绝了,因为他认为这是对知识分子极大的不尊重。最终老教授维权全胜,获得七十多万的赔偿。
中国知网向赵德馨教授道歉,希望其出具作品上架的授权书。之前中国知网的态度是比较嚣张的,在打输了官司之后就将赵德馨教授所有的论文都下架了,并且对其想再次上架的诉求是置之不理的。从中可以看出平台是特别敢空手套白狼的,利用他人的学术成果赚钱,可能也与其背景有关系,所以态度才这么的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