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手机依赖症”是依赖症的一种表现,是个体形成的一种对手机的心理渴求和心理依赖。具体表现为: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做自己的手机在响。
1、随着时代的发展,来自社会的消费文化和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相接触后,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消费结构多元化、层次多样化。消费的多元化,主要指大学生消费结构由较为单一走向日益多元。
2、从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来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只不过是保护消费者法律体系的初级目标,以保护消费者权益来维护市场交易的正常秩序、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所在。
3、自助服务意味着顾客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消费,不会有旁人,如导购员,对顾客的想法加以干扰,有利于从心理上提高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
1、对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包括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玩游戏等累计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累计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的学生有33%,1-2个小时之间的有23%,1小时以下的有39%,基本不主动使用手机的只有5%。
2、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1 主观因素: 在调查报告中,手机服务商主要有:移动、联通、电信。有人说,大学就是动感地带,这也就决定了很多同学选择了移动,短信息包月。
3、身为大学生,我们是可以在学校使用手机的,至于如何使用,怎么使用,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事儿,但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智能手机虽然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它也是一个特别容易让人沉迷的物件,以下是大学生玩手机原因比例图。
4、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51%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超过5个小时,占所有调查者中比例最高。其次为“3-5个小时”的大学生比例为21%,“1-3个小时”比例为11%,“1小时以下”的比重仅为8%。由此可见在很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低头族”已经十分普遍,而“手机控”更是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