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导弹之父-冯·布劳恩 1912年出生于德国东普鲁士的冯·布劳恩,在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奥博特的影响下,对火箭制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德国V2火箭计划的主要创造者,当时担任党卫军高级军官。
导弹的发明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过德国工程师沃纳·冯·布劳恩被广泛认为有突出贡献。 沃纳·冯·布劳恩是杰出的火箭科学家,二战期间,他和团队为德国研制出多种火箭武器。
屠守锷,出生于1917年,是浙江省湖州市籍的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 他于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于1941年赴美深造,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 1945年,屠守锷归国,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担任副教授和教授。
导弹现在一般都认为是沃纳·冯·布劳恩发明的。冯·布劳恩被称为“导弹之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给英国带来巨大灾难的武器是德国的V—2火箭,当时又叫“飞弹”。V—2工程起始于A系列火箭研究。由物理学博士冯·布劳恩主持,是1936年后在佩内明德新建火箭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
中国期刊论文网,由武汉大学5名博士于多年前创立,现已成为一家专业、权威、诚信的论文写作指导与论文发表服务网站。经过不懈努力,已有100多位中国各大院校的博士、老师加盟,涵盖各学科论文写作,是国内权威论文写作网站之一。网站致力于论文创作与研究,长期服务于学术论文事业。
中国期刊论文网作为国内领先的学术资源库之一,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该网站汇聚了众多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检索和获取渠道,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学术视野。
中国期刊论文网的可靠性是一个需要谨慎判断的问题。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期刊论文网作为一个提供学术论文资源的平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其可信度方面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中国期刊论文网汇聚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资源,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了便利的查询和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