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的精品课程——《炼钢工艺学》是一门专为冶金工程专业学生设计的专业课程,开设于大二年级第二学期,总计90学时,其中80学时用于课堂教学,4学时用于考证辅导,6学时则安排在仿真模拟实验环节。
2、炼钢工艺学 课程介绍课程性质《炼钢工艺学》是冶金系冶金工程专业一门专业课。计划开设9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80学时,考证辅导4学时,仿真模拟实验6学时。在大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
3、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位于中国安徽省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冶金、材料、机械等专业为主导,同时也开设了其他多个专业方向。
4、本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有: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电路与磁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工厂供电、自控系统及交流调速、可编程控制器(PLC)等。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维修及相关技术管理工作。
设计我国第一座新型炼钢平炉1941年,邵象华接受资源委员会的委任,在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筹办炼钢厂。 这座平炉的设计和投产,受到当时的领导和冶金界同行的称赞。抗日战争胜利后,炼钢厂停产。后来大冶钢厂采用了邵象华的设计,建造了同样的平炉。
邵象华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一位钢铁冶金学家、钢铁工程技术专家,中国钢铁冶金工程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邵象华设计并主持建设了中国第一座新型平炉,开发了多种钢种生产工艺,创立了从废钢渣和铁水中提取铌的独特工艺,并开展了应用基础研究。
邵力子是国民党政府官员,后加入共产党,担任过多种重要职务。邵荃麟是现代文艺理论批评家,邵希平则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官员。邵象华是钢铁冶金专家,邵循正是著名历史学家,邵逸夫是电影制作者和慈善家。
成国光,男,1964年11月出生,江苏武进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为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钢铁冶金系主任,现加入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高温过程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梯队负责人,创建“特殊钢冶金课题组”。
成国光,196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武进,是一位具有丰富学术背景的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他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担任重要职务,目前是钢铁冶金系的主任。在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连铸学会中,他以委员的身份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与研究。
成国光先生的学术生涯始于1980年,他在那一年从马鞍山钢铁学院(现在的安徽工业大学)成功毕业,获得了他的第一个学位。紧接着,他在1984年至1987年间在马鞍山钢铁公司的第二炼钢厂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 同年,《燃料与化工》上的一篇论文,温治研究了干熄炉-锅炉系统最佳操作与控制的数学模型,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