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学校培养了12万余名合格毕业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学质量和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中国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科研成果服务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取得领先。
2、此外,学校积极转化科研成果,如农大3号小型蛋鸡技术推广广泛,农业化学节水调控技术累计应用面积达到547万亩。在动植物转基因、食品加工等技术上取得突破,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农村,显示出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
3、中国农业大学在“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期间,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和平台,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水平。学校在农业、生命科学、食品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正是在优秀的科研团队带领下,近年来,中国农业大学的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也屡屡超前。单从所获奖项来说,自“十三五”以来,该校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1项,其中主报1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96项。可以说,在我国农业行业发展中,中农大可是贡献出卓越的“中农力量”。
5、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知名学府,其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得到了广泛认可。该大学是我国最早的一批高等教育学府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房教授在教育领域的工作经历丰富,1999年到2001年在浙江大学阳光营养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职员,2004年到2005年在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担任讲师,之后他加入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为一名副教授。
学院简介 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05年8月,在原农学系土壤教研室和植物营养与肥料教研室基础上组建而成。学院有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1687余人,毕业生考研率和就业率连年居于学校前列。
zi源与环境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前身为农学系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由于学科发展与学校建设的需要,2005年8月正式成立。目前,学院设有植物营养、土地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4个教研室,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与环境健康、土壤肥料2个研究所和1个实验中心。
青岛农业大学专业设置一览表:巴瑟斯未来农业科技学院: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物流管理。植物医学学院:植物保护。动物医学院:动物药学、动物医学。
李云开,1975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是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位工学博士,目前担任副教授并担任硕士生导师。他是一位多方位研究领域的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滴灌灌水器堵塞控制及新产品设计理论、非常规水资源安全利用与环境影响控制、以及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效应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