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篇幅方面,论著类文章不超过3000字(含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综述类则控制在3500字以内。摘要应简洁明了,提供中英文对照,突出文章关键信息,且应独立完整,不包含图表和非公知符号。题名要求简明、准确,符合检索标准。作者应清晰列出,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等信息,并遵循特定格式。
2、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投稿须知 基本要求:文稿内容需新颖,具备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观点鲜明,数据准确,结论清晰,文笔流畅,用字规范。文章结构需层次分明。排版格式:请使用Word文档,设置5倍行距,字体为小4号。
3、在投稿肿瘤预防与治疗相关文章时,请务必遵循以下要求:首先,作者需提供所在单位出具的介绍信,并在信中详细说明作者身份、文稿内容、排名以及知识产权归属情况,以确保审核的准确性。其次,对于稿件的原创性,请注意避免一稿两投。每篇稿件需支付30元的稿件处理费,支付后,我们将立即提交编委进行审稿。
4、投稿指南如下:请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稿件,并同时附上单位介绍信和审稿费,以及两套照片。如无法使用电子邮件,纸质稿件需提交三份,其中一份为打印稿,其余两份为复印件。照片图需至少提供两套,确保字迹清晰,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需隔行打印。
5、投稿须知作品内容来稿内容、字数不限,任何形式皆可,如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评论、论文、游记等。投稿作品必须出自原创,并且在中国期刊网首发,不得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作者的投稿资格,情节严重者,将在首页进行公布。
一是超速离心法,这是目前外泌体提取最常用的方法 。此种方法得到的外泌体量多,但是纯度不足,电镜鉴定时发现外泌体聚集成块, 由于微泡和外泌体没有非常统一的鉴定标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此种 方法得到的是微泡不是外泌体 。
外泌体,直径约为30-150纳米的脂质双分子结构的胞外小泡,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液中,携带有多种蛋白质、脂类、RNA等重要信息。它们不仅在细胞与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传递中起重要作用,还有望成为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或作为药物的天然载体用于治疗。
目前,已知的外泌体有三种类型:外泌体、脱落微泡和凋亡体。其中,外泌体是细胞的多泡体与胞质膜融合后释放的,直径约为30-150nm;脱落微泡直径大约为50-1000nm,直接从胞质膜脱落;凋亡体是死亡细胞释放的相对较大的囊泡,直径约为1000-5000nm。
外泌体也展现出在癌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以及液体活检中的应用前景,包括靶向特定的细胞类型、递送特定的miRNA或小干扰RNA有效负荷等。在商业领域,外泌体的研究引起了大型制药公司的兴趣,包括外泌体药物、外泌体诊断以及外泌体药物递送等。
本书详尽介绍了神经肿瘤病理学的各个方面,内容涵盖导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CNS肿瘤)、周围神经系统肿瘤(PNS肿瘤)以及眼鼻部神经源性肿瘤,共分为二十三章。这些章节建立在作者单位提供的丰富一手资料基础上,包括6033例CNS肿瘤和1200例PNS肿瘤的病理分析,以及来自全国会议和学术交流的宝贵资源。
该书以疾病本质为核心,详细阐述了诊断标准、病理特征以及相关的遗传学变异。其结构按照WHO全面的肿瘤及亚型分类,涵盖了疾病的具体信息,如ICD-O编码、发病率、年龄和性别分布、病发部位、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遗传学特征以及预后因素等。内容全面且深入,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神经源性肿瘤的病理生理主要涉及诊断过程中的多个方面,以确定颈部肿块的原因和性质。首先,详细询问病史至关重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表现、治疗经历以及全身症状,如鼻、咽、喉、口腔器官受累或发热、消瘦等。临床检查中,医生会关注两侧颈部的对称性,检查局部肿胀和可能的瘘管。
1、图片格式需要IIF或JPG格式。半条形图宽度小于5cm,普通条形图宽度小于11cm。在图表顺序和标题中使用小五个黑色,并在它们之间留一个空格。一般在图的空白处。标题应该在标题之后。在每张构图的右下角,应标明每张构图的序号。
2、标题应该在标题之后。在每张构图的右下角,应标明每张构图的序号。显微镜病理图像应显示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之间,手掌之间有一个字间距。
3、图片格式需要IIF或JPG格式。半条形图宽度小于5cm,普通条形图宽度小于11cm。在图表顺序和标题中使用小五个黑色,并在它们之间留一个空格。一般在图的空白处。
4、所用文献按引用先后列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处之右上角用小方括号标出序号,如“据Gerrity等[3]报道”。参考文献的作者著录至前3名,多于3名者则取前3名加相应文字的“等”;外国人按“姓+名”方式著录,姓用全称,名用缩写。
1、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炎症反应中扮演核心角色,中和TNF的生物制剂已成为治疗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病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研究揭示了TNF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促进炎症反应的机制。TNF不仅直接激活炎症基因表达,还通过诱导细胞死亡、激发炎症免疫反应和影响疾病发展,间接驱动炎症反应。
2、在没有靶细胞刺激的情况下,dCAR-T细胞分泌更高水平的T细胞增殖相关细胞因子IL-2,以及类似水平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地西他滨作为一种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在美国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性白血病。
3、免疫细胞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免疫抑制和抗炎功能,传入神经纤维感知附近免疫细胞的炎症产物,并向中枢神经系统发送信号。
4、另一篇综述文章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对IL-17和IL-17产生细胞的保护和病理作用进行了全面综述。IL-17家族包含6种结构相关的细胞因子,其中IL-17A因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促炎作用而受到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