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面对论文发表在假刊、套刊上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辨别期刊真伪**:对于学术界而言,正规的期刊应该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同时在数据库如知网、万方、维普等有收录。假刊通常会伪造刊号、名称或发表要求,以误导作者。
在很多高校和职称单位都是不认可套刊的,在发表论文时作者一定要认清,不要选择增刊、假刊、套刊。一旦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将直接无效。期刊的选择是发表论文的关键,要根据论文的内容选择符合要求的正规期刊。期刊的选择对于需要评定职称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随着科普的深入,学术期刊发表的要求日益严格。为了防止假刊和套刊,国内很多地方开始明确要求学术期刊必须上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23年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学术期刊造假,即打着上传万方DOI的名义,制作出一批所谓的学术期刊。然而,这些期刊的真伪早已在之前的文章中被揭露。
论文被发到假刊上,同意撤稿后,重新投别的期刊的可能性并不乐观。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假刊。假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法编造刊名刊号的刊物,另一种则是未经许可盗用正规期刊刊名刊号的刊物。无论是哪一种,它们都是非法出版物。在非法出版物上发表的内容不能被认定为公开发表。
可以重新修改一下发表的,非正规期刊是非法出版物,是假期刊,发表也没有任何用处的。在知网上都根本查不到的。
二是这篇论文接下来的出路,虽然发到了假刊上,但不会被知网收录,而且流传的范围是极小的,所以可以等同于尚未发表,既然如此,那么就该马上去找其他靠谱渠道发表,如果作者的时间周期很充裕,那么就去找杂志社的官方渠道投稿。如果时间有点赶,那么就去重新找靠谱的代理。
1、如果论文发到了假期刊上,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减轻潜在的负面影响。首先,尽快联系假刊的编辑部或相关中介,明确表达撤稿的意愿,并要求他们协助从所有相关的数据库或平台撤下文章。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即使文章发表在假刊上,也可能被上传到一些论文数据库中,进而影响文章的原创性和再次发表的可能性。
2、**寻求官方确认**:联系期刊的官方出版机构,确认期刊的真伪。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可以避免后续的混淆和误解。 **采取补救措施**:- **更正声明**:向期刊编辑部提交更正声明,详细说明论文发表的错误情况,并请求更正或撤回论文。
3、例如,以往北京地区有教师因在《新视线》或《基层建设》等假期刊上发表文章,而受到评审单位的撤销评审资格一年的处罚。处罚理由为“提交虚假材料进行评审”。因此,尽管发表于假期刊的行为本身不属于学术不端,但在被发现后,可能面临不予认可或视为材料造假的后果。
4、综上所述,论文被假刊刊登后,重新在正规期刊发表的途径受限。论文在公开期刊上的发表不仅需要考虑期刊的认证,还需避免论文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以及可能的抄袭风险。因此,对于作者而言,选择投稿时应谨慎,避免将论文发表在未经过正规认证的期刊上。
5、发到假的期刊解决方法如下:首先要说,大家最好不要遇到这样的情况,万一不小心遇到了,那么一定不要着急上火,还是要冷静下来,才能处理好后面的事情。千万不要因此再生气生病,或者再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这样是很不值得的。
6、目前,正规期刊的违规举报可以向期刊所在地的新闻出版局报刊管理处举报。如果期刊本身就是非公开发行的期刊,这个举报目前来讲因为涉及的部门比较多,没有单独一个部门可以受理这个举报的。
年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学术期刊造假,即打着上传万方DOI的名义,制作出一批所谓的学术期刊。然而,这些期刊的真伪早已在之前的文章中被揭露。万方DOI官网在显要位置发布了重要提示,强调中文DOI并非中文科技资源的收录库,仅提供DOI注册与服务支持。
假刊: 定义:假刊是指假冒的杂志,通常无主管单位或刊号存在问题。 特点:发表于假刊的文章很难被权威数据库收录,作者单位通常不承认。鉴别真假刊可登录中国新闻总署官网或通过学术期刊网站如中国知网进行查询。
增刊是指在特定场合或需求下,报刊额外增发的篇幅或独立出版的册子,常用于学术领域收录一些未能在常规周期内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假刊是冒用正规杂志刊号的非法出版物;套刊则是指一个刊号下分出多个版本,只有一个是正刊,其余为套刊。
套刊是指存在一本真实发行的刊物,且在知网等数据库上被全文收录。然而,却有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刊物冒用其刊号、刊名,但不上任何数据库,无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实际上,这是由其自行印刷并发行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