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交由各地质勘查主管部门组织地质勘查队伍,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经地质勘查获得的地质资料和矿产储量成果无偿地毫无保留地上缴国家,国家计划部门及各矿业开发部门根据国家制订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来制定矿产资源开发计划并纳入国家总的计划中。
2、首先,中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能够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从人均角度来看,资源相对不足,这可能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中国矿产品种齐全配套,为各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但是,资源分布不一,部分地区资源丰富,而其他地区则相对匮乏,这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
3、小规模矿山往往在一个主要石材产区数量很多,星罗棋布,大矿体被分割成小矿体,完整的石材矿床被划分的七零八落,开采得千疮百孔,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十分严重。由于矿山采掘活动面积过小(最小者几百平方米),相邻矿山相互影响,造成矿山企业之间矛盾频发,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加大了开采上的管理难度。
摘要 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是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基础,本文以开阳磷矿区为例,通过采用专家赋值和层次分析法(AHP)对磷矿区地质环境问题诱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系统选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地质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最终划分出磷矿区地质环境敏感性区域,从而明确未来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
重点是龙门山区,西昌—攀枝花地区,四川盆地周边地区,滇中、滇东地区,贵州和重庆地区,这些地区交通方便,矿业经济发达,国有大中型老矿山如东川铜矿、个旧锡矿、会泽铅锌矿、昆阳磷矿、开阳磷矿、遵义锰矿、六盘水煤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泸沽铁矿、重庆地区煤矿都分布在该区。
贵州开阳磷矿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矿山地质灾害综合监测示范工程。通过国家级矿山地质灾害综合监测示范工程的建设,探索总结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的工作程序和相应的技术方法,为我国采取快捷、经济的监测办法,初步解决矿山地质灾害对当地经济建设造成的威胁提供技术准备,为实施矿山环境恢复工程提供基础依据。
在各矿区内禁止大矿小开、乱采滥挖、随意弃置废石、尾矿等现象,对地质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个体私营矿点进行清理、关闭整顿,恢复矿业秩序,保护地质环境。(三)崩塌、滑坡的防治措施 崩塌、滑坡是采矿工程活动易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在煤矿、铝土矿、磷矿、汞矿等能源、金属、非金属矿山。
开阳洋水磷矿区、遵义锰矿、务川汞矿、万山汞矿、贵阳金西煤矿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获中央财政治理资金4440万元。 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稳步推进。
1、高永涛教授的学术成果丰富多样,涵盖多个领域。他的论文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其中包括:199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发表了关于单漏口放出条件下的速度场及等速体的研究,以及关于含高承压水注浆堵水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
2、主讲硕士研究生《特殊岩土施工技术》课程。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厂校合作项目30 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二项,局级特等奖一项,专利一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人。
3、他还拥有专利一项,并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30余篇被SCI、EI检索,显示出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作为科研和教育的双重贡献者,高永涛于1998年被评为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6年更是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4、在2010年ISRM国际研讨会和6th亚洲岩力学研讨会的论文中, Wu Shunchuan, Pan Danguang, Gao Yongtao:<;/ 研究了采矿引起的河床沉降力学和处理方案, 由K.G. Sharma编著。吴顺川, 潘旦光, 高永涛:<;/ 2011年在《工程力学》28卷3期, 分析了深埋圆形巷道围岩与衬砌的相互作用, 提供了136-141页的解析解。